“石頭地”里種出新希望
新華社昆明6月9日電 題:“石頭地”里種出新希望——云南西疇縣脫貧記
新華社記者浦超
西疇縣位于云南省東南部,是云南乃至全國石漠化程度最深的地區(qū)之一,全縣1506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99.9%是山區(qū),喀斯特面積占75.4%。過去,這里基本失去生存條件,山大石頭多、貧窮落后是它給外界的最深印象。
云南西疇縣雞街鄉(xiāng)肖家塘村的孩子行走在上學路上(2012年4月23日攝)。 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這里的群眾,面對惡劣的環(huán)境,沒有懦弱退卻,他們奮起抗爭,與天斗,與地拼,闖出了一條脫貧新路?,F在,這里的全部村寨通了公路,石旮旯中造出了大片“梯田”。今年4月30日,云南省政府宣布,西疇縣達到脫貧標準,退出貧困序列。西疇縣的脫貧故事值得細細品味。
這是云南西疇縣興街鎮(zhèn)多依坪村新貌(4月1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“那個時候太窮了,路不通,電不通,房子破爛,田地少得可憐,糧食不夠吃,說起來都是淚……”回想起20多年前剛嫁到西疇縣蚌谷鄉(xiāng)海子壩村時的生活狀況,48歲的謝成芬仍然唏噓不已。
“山大石頭多,出門就爬坡,只見石頭不見土,玉米長在石窩窩,春種一大片,秋收一小籮?!边@是當地廣為流傳的一句順口溜,也是昔日西疇人民在石頭縫中艱難求生的真實寫照。
石漠化號稱“地球癌癥”。過去的西疇,漫山遍野的石頭,貧瘠稀少的土地,水土流失嚴重。有地質專家認為,這是一個“基本失去人類生存條件的地方”。
20世紀80年代末,全縣處在溫飽線以下人口占到總人口80%以上,食不果腹、房不遮雨是普遍現象。1985年全縣農民人均占有糧僅135公斤。
云南西疇縣蚌谷鄉(xiāng)木者村的村民行走在果園里(4月17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江龍村、多依坪、巖頭村……這些村寨都有一個共同外號“三光村”——“樹木砍光、水土流光、姑娘跑光”。
江龍村70多歲的劉超仁說,他們村過去不僅是“三光村”,還是有名的“口袋村”,辛苦種一年地只夠吃半年,村民經??钢诖杓Z食吃。
面對極端惡劣的環(huán)境,失去生存條件的窘境,當地老百姓將如何抉擇:搬家?等政府幫扶?靠社會救濟?
等不是辦法,干才有希望!1990年12月3日,王廷位、劉登榮等黨員干部帶領蚌谷鄉(xiāng)木者村300多名群眾,喊出了“搬家不如搬石頭”的口號,男女老少齊上陣苦戰(zhàn)105天,用鐵錘、鐵桿等原始工具,在石旮旯里刨出了600多畝保肥、保水、保土的“三?!迸_地,秋收時玉米增產了4倍,一舉甩掉了“口袋村”帽子。
這一聲炮響,拉開了西疇人民與石漠化抗爭、向石旮旯要地的序幕??吹搅讼M母鞔逭罕?,紛紛投入到炸石造地的抗爭中。
當地縣委、縣政府因勢利導,出臺炸石造地和中低產田地改造補助政策,全縣掀起了以炸石造地為主的基本農田建設高潮。
有了三保地,糧食大幅增產,解決了吃飽問題,但出行仍是難題。
這是無人機拍攝的云南西疇縣雞街鄉(xiāng)肖家塘村新修通的盤山公路(4月19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一個個村寨喊出了“要發(fā)展,先修路”的口號,立下了“與其等著看,不如自己干”的誓言。
居住在深山里的董馬鄉(xiāng)張家老林村的張仁貴家,一家4口,3人是殘疾。一家人憑著大錘、鐵桿和鋤頭等簡陋工具,用兩年時間硬是在石山中“摳”出兩公里多的進村公路。
云南西疇縣雞街鄉(xiāng)肖家塘村的鄧招才、姚仕元、姚仕斌、侯高壽(從左至右)在修路中(2012年4月23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雞街鄉(xiāng)的肖家塘村,鄧招才、侯壽高、姚仕元、姚仕斌4個人,每天清晨7點半開工,晚上8點收工,風雨無阻苦戰(zhàn)6年,在石頭山中修出了5公里道路,小貨車可以開到每家房子邊。鄧招才的一只手指被石頭壓斷,簡單用草藥包扎后,又繼續(xù)修路。
為湊錢修路、造地,有的村民賣了年豬,有的把兒女辦婚事的錢拿出來……
云南西疇縣雞街鄉(xiāng)肖家塘村的四位村民在展示修路中磨成老繭的手(2012年4月23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20年來,當地群眾憑著一股子韌勁,在懸崖峭壁中開挖出了3000多公里道路,公路密度達到云南省平均水平的3倍,行政村、自然村全部通了公路。
20年來,當地群眾炸石造地10多萬畝,人均耕地從過去的0.3畝增到了0.78畝,村民告別了在石頭縫、石頭窩里種莊稼的尷尬和無奈。
云南西疇縣西灑鎮(zhèn)么灑村的程敦儒在介紹石漠化山地里種植的中藥材(4月16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黨的十八大以來,西疇人民大力推進“山、水、林、田、路、村”的石漠化綜合治理。很多村寨把保護植被、植樹造林寫進村規(guī)民約,村民自發(fā)種樹,努力把水留住。2012年以來,全縣共治理石漠化140.2平方公里,封山育林12.62萬畝,人工造林3.35萬畝,森林覆蓋率從20世紀80年代的25.24%提高到53.3%。
云南西疇縣蚌谷鄉(xiāng)龍正村農民在管理種植的經濟作物(4月17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產業(yè)發(fā)展大力培植,苦參、三七、重樓、核桃、烤煙、蔬菜……一個個產業(yè)快速發(fā)展起來。
曾經石漠化最嚴重的“三光村”多依坪村,如今是連綿的“梯田”,種上了5000多畝獼猴桃,村民增收有了保障。
這是云南西疇縣興街鎮(zhèn)三光片區(qū)的獼猴桃種植基地(4月1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初夏時節(jié),遠處看去,蔚藍的天空,碧綠的“梯田”,嶄新的民居,與層層疊疊的山丘,猶如一幅秀美的田園風光畫。每逢節(jié)假日,游客爭相前來旅游參觀,一些村民開起了農家樂。
這是云南西疇縣興街鎮(zhèn)多依坪村的農家樂(4月18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楊宗友 攝
一個個“三光村”“口袋村”,甩掉了“貧困帽”,成了遠近聞名的生態(tài)村、小康村。
西疇縣委書記蔣俊說,西疇人民在極度貧困的石漠化地區(qū)闖出了一條脫貧新路,這個不被看好的地方,提前摘掉了“貧困帽”。他們將繼續(xù)加大綜合治理力度,讓當地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。新時代的奮進道路上,西疇人民將邁著堅實步伐,勇毅前行。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